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七七事变观后感500字 七七事变观后感 观后感作文

2022-03-10 07:30:00 栏目:观后感作文 来源:蘑菇文

当我看完了《七七事变》这部电影后,我的内心不由得燃起了一股熊熊的怒火,感慨颇多。

1937年7月7日的晚上,日寇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提出了要过卢沟桥进宛平县搜查的无理要求,这显然是赤裸裸的挑衅行为。守桥士兵当即严词拒绝。日寇恼羞成怒,随机用大炮、机关枪向卢沟桥攻击。我们的手巧将士与日军展开了激战,战士们向日军射出了仇恨的子弹。至此,一场艰苦卓绝的救国抗日,长达八年的抗战拉开了帷幕!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脑海里思绪万千。

卢沟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它目睹了上个世纪的残酷战争;它目睹了中国所受的耻辱;它同时也目睹了那些革命先烈为了祖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行为。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不就应忘记这段历史。比起那些革命先烈,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我,可有点对不起胸前的红领巾了。

以前,我也是很自然的享受这这一切,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好像认为这都是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一切都是爸妈就应为我带给的。但看完这部爱国影片后,才明白此刻的幸福生活都是用无数先烈前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

看完这部影片,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富强了,我们才会有幸福完美的生活。此刻我们只有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

七七事变观后感500字 七七事变观后感

观后感事变

观后感500字 念书的孩子观后感

在电影《念书的孩子》中,九岁的开开从小和爷爷生活在乡下,脱离父母关爱的他是个典型的留守儿童。影片用生活化的情结勾勒了开开喜怒哀乐的点点滴滴,我能感受到开开内心的那种孤独和执着。

“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期望。”这则顺口溜,点出了小梦遭受伤害的直接原因,反映出许多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亲情、教育、安全,缺失了这些至关重要的环节,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引人忧思。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亲情是所有社会关系的基础。在经历了惨剧后,小梦的父亲痛定思痛:孩子好了后,必须要带在身边。然而,正如有人所担忧的:进城后的小梦能在父母奔波忙碌中得到足够的关爱吗应对高高的户籍壁垒,又如何从稀缺的社会公共服务中分享到自己应得的一份留守儿童的问题,不只是一个家庭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5800万留守儿童的背后,是超过两亿背井离乡的“流动大军”。一边是“流动”,一边是“留守”,许多时候,正是流动人群权利的缺失,造成了留守儿童的种种困境。在这个好处上,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不仅仅是能否与父母共同生活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不仅仅是一本课本和一张书桌的问题。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既要着眼于对单独个体的关切,更应扩展至对庞大流动人群的关怀。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