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那片金黄,怎能忘记 400字中考作文

2022-03-14 14:18:28 栏目:中考作文 来源:蘑菇文

  一年年的稻田,也许败在收割机的脚下,但依然年复一年在金黄的秋天,忘情地上演一场又一场舞蹈。

  今年第一口米饭,是家乡寄来的。满满的两大袋,够吃上好久了。狠狠扒了两口,顿觉香溢满口,忆起了什么--唇齿间流淌的仿佛不是饭香,而是一片金黄,我那童年的乐园-稻田。

  你可知,我口中那一粒粒米,是跳过一支支舞的。

  不曾想过,再见它会是怎样的情景?

  忘不了,那时候的稻田,是我们四个孩子的乐园。清晨六点多钟,我们被嘹亮的鸡叫声与明晃晃的日头叫醒,跑下楼去,快速吃好早饭,一齐向稻田走过去。

  穿过鸡舍旁那一片小林子,走那一条小路,经过大姑和大虎阿姨的家门口,几乎逃跑着绕过小店门口摔响炮的孩子们。看见一座破烂不堪的红砖头房子了吗?那下面,那一片金灿灿的,就是我们的稻田。

  这时候,我们一个个跳到窄窄的田埂上。四个孩子里数我最大,可稻秆已经高到了我的下巴,而表妹她们更是整个儿被淹没了。坐在菜地旁、古墓边,就会略高一点,可以看见整片稻田了。

  丰收的稻田是金黄色的,在阳光下反射出光芒。稻子都静立在那儿,微微地颤抖着丰满的谷粒,庄严地告诉人们:“丰收了!”

  有风来了,我们坐在那里,紧紧挨在一起;秋天到了,略有些冷。稻子可跟我们不一样,仿佛兴奋起来了。它们自由自在地摆动着,侧身弯腰,似在向邻近的同伴诉说什么喜事。风越吹越大,稻子们舞得更加起劲。它们齐刷刷往一边倒,像浪花一样一波接着一波,它们上下翻腾,金色也忽亮忽淡。它们在欢笑着,跳一支金色的秋收之舞!

  “迎着风跳起来吧!”那稻子仿佛呼唤着。迎风跳起来吧,我们拉起手来,迎着风,跳着,跑着,笑着。那里有我们金色的笑声、童年的颂歌:快乐,永远荡漾着。

  我们爱欣赏它们这舞蹈,它们跳得随意、亲切,但奔放、欢快;像在狂欢,在庆祝。它们乐此不疲,有风便舞,让我们看得十分尽兴。忘不了,一年年的稻田,也许败在收割机的脚下,但依然年复一年在金黄的秋天,忘情地上演一场又一场舞蹈。每每秋收之后,只剩下一垛垛孤零零的稻秆,与稻穗分处异地。但我永远能在那片属于金黄的土地上看到快乐。哪怕稻子不复存在,快乐却仿佛还在那片土地上,永恒地舞蹈着。金黄的暂时消失并不让我感到丝毫悲伤,因为我能听到它们对我说:明年,再见!

  稻田啊,“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只是好久不见,那令我魂牵梦绕的金黄,我是那迫不得已离开舞台的穗子!没有人想过咀嚼着的是曾经的舞者。每一粒米,都曾跳过一 支舞!

  它们是否在故乡,如同儿时那样,正在跳着一支舞呢?它们是否还记得那归乡的孩子与它们的约定?它们是否等着,她什么时候再回来?

  再见!再见!什么时候再见?

  金橙交错,叠翠流金。

  怎能忘记!

那片金黄,怎能忘记

故乡的夏

  海风中依然夹着腥气,肠粉还是那熟悉的味儿,艾叶水止住了痱子,营养粥仍是那般美味,陈奶奶家的鸡蛋很香,甘蔗荔枝山竹都很甜.....

  我的故乡,在一座小城里头。

  一年四季都吹着带有腥味的海风,潮湿而闷热,这是故乡给我的最直接也是最深刻的印象。五岁以前,我整年地待在那儿;五岁之后的日子,便只在夏天去了。于是我对于故乡冬天的记忆近乎空白,只记得那吵吵闹闹的夏日。

  奶奶家与菜市场仅一墙之隔。每天早上五点左右,陈奶奶家的公鸡就开始打鸣,隔壁菜市场开始苏醒了。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大风扇的声音、砍甘蔗的声音,还有那大货车一遍遍的“请注意,倒车”,像那大海的浪潮,一层层涌来,最终在上午八点达到高峰。我便是在这时候懒懒地起床的。

  起床的唯一动力,大概就是早饭了。肠粉、红糖馒头、卷粉,还有只能用方言才叫得出名字的美食,哪一样都能极贴切地迎合我的味蕾。

  ,他一倘若起早一点,奶奶还会骑着“嘟嘟嘟”的摩托车带我去抢猪脚粉吃。老刘家的猪脚粉那可是出了名的美味,多少漂泊之人归乡只为这一碗粉。

  点头那猪皮脆而不硬,肉质肥嫩而不腻,配着半透明的滑溜粉和极鲜的汤,伴着虾米沙虫以及翠绿的葱花,一碗呼噜下肚,仍咂巴着嘴留恋那唇齿间的香。尽管那儿只有一台老旧的超大风扇,还有挤得密不透风的人流,我依然十分愿意随奶奶排着长队去买一碗猪脚粉吃。

  吃完早饭第一件事,不是玩乐不是学习,而是擦药。闷湿的天气使我胳肢窝和脖子上长满了痱子,一出汗就痒。还不能挠,一挠就疼。奶奶为此伤透了脑筋,从医生开的痱子粉到“黄皮肤”药膏,从民间寻来的偏方花椒水到马齿苋水,哪样都试过,效果都不大理想。后来奶奶从稻士,一个据说曾是“赤脚医生”的人那儿问来,说是艾叶水可以治痱子。于是我就看着奶奶每天用一口大铁锅以艾叶熬水,要熬半个小时,熬出一种苦苦的清香,用毛巾泡了小心地替我敷在胳肢窝和脖子处。这法子还当真有效果了,然而这顽疾始终不能除根,每年夏日,奶奶还是每隔一周半左右就为我熬煮一次艾叶水。闷闷湿热的空气中,只有那艾香是清爽的。

  铁锅熬出来的,还有奶奶的“营养粥”。炎热的太阳烤得整个大地都升了温,午饭时,我常常只喝凉白粥,不喜欢吃还热着的菜。奶奶就将碎肉虾米、菜条鲍鱼还有姜丝一并放入粥中熬,熬出一大锅营养粥。奶奶的普通话不太标准,常常这般喊:“来吃营养“猪”咯-”然后笑眯眯地看我飞奔来扒拉完那一大碗满得要溢出来的营养粥。那时,我吃着粥,奶奶看着我。当时太小,我吃得酣畅舒爽,却看不见奶奶熬粥时的大汗淋漓。

  奶奶是从来放任着我在不大的小区里四处奔玩的,因此几乎整个小区里的人家我都熟识。“刘奶奶早!”“张二叔好!”我见一个叫一个,以至于大家都笑称我是“区长”。那时薯片之类的零嘴并不常有,树荫里摇着蒲扇乘凉的邻居们给我的常常是些鱿鱼丝和咸鱼片。有时,陈奶奶家的母鸡下蛋了,她就捡了一篮又大又好的鸡蛋递给我:“拿回去给你奶奶。”于是奶奶也将家里刚熟的菠萝蜜装进袋子里:“去给陈奶奶,不要忘了谢谢她的鸡蛋。”

  仍然记得,父母接我去上海前的那个夜晚。故乡的星空璀璨,月光顺着小路流向大海。乡亲们聚在大槐树下,说笑着:“小姑娘要成新上海人咯!”“好好念书啊!”“记得回来喝槐花粉啊!”轻轻的一丝凉风扑来,搅匀了整个星光月色。

  后来,我都只有暑假才回老家。陈奶奶提着鸡蛋在小区看见我,有些惊喜地打量着我:“成大姑娘了。”奶奶则搬来大梯子,口袋里揣着钱包爬上院头冲隔壁菜市场的孙大叔喊:“来一根甘蔗,三斤荔枝,一袋山竹。咱家孙女儿回来啦!”“哟,回来啦。那么那袋山竹不收钱了,当是送给你家孙女吃罢。”孙大叔在那头喊着,也支起大梯子把水果送上来给奶奶。我和奶奶坐在院里,海风中依然夹着腥气,肠粉还是那熟悉的味儿,艾叶水止住了痱子,营养粥仍是那般美味,陈奶奶家的鸡蛋很香,甘蔗荔枝山竹都很甜······

  我想不出用什么华丽的辞藻来描绘我的故乡,因为我的故乡并不华丽,但它是那样令人依恋。我想,我把我的心留在那儿了。

  无论天涯海角,无论得意失意,我的故乡,永远是我心灵的依托和慰藉。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