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奇险幽秀“问”四川 800字高考作文

2022-03-15 07:22:20 栏目:高考作文 来源:蘑菇文

  奇险幽秀“问”四川

  ??四川省06年高考作文题目评析

  伴随06年高考语文考试的落幕,大家最关心的高考题目之一的高考作文题目出炉了,这个身兼语文学科的重头戏和占高考总分大比例的题目自然引起了不少台前幕后人的关注和研究。由于时间较仓促,我就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谈谈自己对四川省06年高考作文题目一些拙见。

  一、奇。纵目寰球,一个“问”字囊括了世间无尽的惊奇奥秘;放眼宇宙,一个“问”字描绘了人类无穷的智慧谋略。四川今年的自行命题,一改往年全国卷那种“矛盾关系型”、“材料启发型”的作文题风格,以一个简洁的“问”字作为中心,给人打破传统,让人有些意想不到的感觉,却有耳目一新,眼前一亮之感。问中“问”(以“问”为问题),不仅是一个题目的创新,更是一种精神的创新,这要求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更好地完成这个作文。一个简单的“问”字,穿越了从时空的距离,都紧贴着人类文明时空的深邃和文化土地的广袤,散发出深深的人文气息。这给考生一个较大的发挥空间,体现了突破桎梏的束缚的开创精神,这种创新精神对于即将步入大学的考生是一种启迪,也从另一个层面启迪了考生在面临与往年不同的题目下要敢于创新。

  二、险。因为与往年的四川考卷不同,许多考生也许长期练习关系型等传统题目,对今年这种比较宽泛的题目,可能有些措手不及之感,心中不免会觉得有点惊险。其实险有险的味道,这也为那些人文素养和文学功底较好、敢于创新的考生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世之奇伟瑰怪之观,常在以险远”,所以好文章的出炉也会在这“险”中。人生就是一场场充满“险”的考验,就象高考一样,充满了未知数。但成功和胜利永远属于那些敢于探险,迎险而上的人。考试只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检验,但一个“问”字不但做到了对学生文化知识的检验,还对学生创新精神、人文素养以及胆识给予了考察。

  三、幽。这个问字是“深山藏幽谷”,可以发挥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一个“问”字范围广,想写好、写妙、写绝却比较困难,其实考的是考生平时的人文素养和文化的积淀以及知识面的宽广程度。问天问地,问古问今,问事问物……天下可以问的事物太多了,在宽广的选题范围内,在短暂的高考作文时间里考生要选择一个较好的切入点是比较困难的。但天下不是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所以考生结合自己平时所熟识的东西作为切入点进行作文是最明智的。笔者认为,优秀的作文是感发于心,情溢于真的,选择一些亲身感触的事情进行结合描写是最好的,引用古人的妙章雅词一定要做到流畅,要恰当合适地融入文章,“掉书袋”是不好的。比如“问古人”时要处理好古今思维等关系,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或角度,悟出哲理;“问名人”要结合其真实事迹,以一个合理的“问者”立场为出发点;“问身边的事物”要感情真挚,做到情感酣畅淋漓地挥洒。

  四、秀。“问道德”、“问人文”、“问精神”……“问”字不仅展现出了命题人思维的秀美,还展示了人类“思维”的一种进取的秀美精神。世间许多的事情都是通过人类的好奇转为疑问,再转为思考,最后带着疑问和思考在实践中探索发现出来的,从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历史车轮的前进。一个“问”字激发出来的是考生的秀美思维,要求考生在自己的头脑中、经历中、积累中快速地问,是一种反映能力的考验和应急能力的测试。

  撮要言之,四川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以创新、宽广、富于启示和开导的题目,给考生一个比较自由的空间奇险幽秀“问”四川考生,综合地从多方面考察了考生的知识、能力、精神、素养,是个不错的考题。

奇险幽秀“问”四川

高考备考:如何解除考场作文思路阻塞

  一、如何保持思维流程的快速运行?

  有的同学平时写作文总是慢条斯理,拖延时日。可是,考场上却由不得你慢。你必须振作精神,调动平日的一切积累,在有限的时间里写成“急就章”。运思太慢,就会导致文思枯竭或内容的单薄肤浅和形式上的平直呆板。只有运用快速打开思路的技巧,积极运思,才能保持思维流程的快速运行。

  打开思路,扩展思路,需要良好的心态,在考场上应安静而专注地思索,让心沉静下来,静听心灵的声音,敏锐内在的感受,这时,你就会对高考作文题有更清晰的定见,从而让思维开合波澜、抑扬反复、起伏敛收、转化变换,写出成功的作文。

  二、见到作文题,我为什么总觉得无话可说?

  许多考生都这样问,“无话可说”这是思路堵塞的表现,思路一堵塞,考场上就心慌,越心慌,越写不下去。

  梁实秋先生说过他年轻时也有这种情况,他说,我们初学为文,看题目,便觉一片空虚,搔首踟躇,不知如何落笔。无论是以“人生于世……”来开始,或以“时代的巨轮……”来开始,都感觉文思枯涩难以为继,即或搜索枯肠,敷衍成篇,自己也觉得内容贫索然寡味。后来,胡适之先生告诉他:“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可见,面对作文题,先要想“有什么话”同时联想开来,想想“话怎么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联想与想象,没有联想、想象就没有作文。写作文时,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想想:古今中外、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家庭内外、各行各业,这样一来,打开思路,各种素材就会联翩而至。

  三、我写了三四百字,就把意思说尽了,再写就废话连篇,为什么?

  这是思路阻滞的表现。写作文时,一定要启动思维。多问几个为什么,让思维扩散开来,就可以克服思路阻滞。这时,可用横向思维,由此及彼地想;也可用纵向思维,由表及里地想;或用逆向思维,从相反的方向想。如有一次写话题作文《自尊》,有一位同学写了“人皆有自尊,人皆需自尊。自尊,是自己尊重自己的人格,维护自己尊严的一种道德感情。”这开头不错,但他写不下去了,再无话可说。我就启发他:人为什么需要自尊呢?你曾经做过哪些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事?自尊的反义词是什么?它们在生活中又有何表现,有生动的事例吗?自尊与独尊有何区别?自尊、自卑、自狂又有什么区别?能不能说出这三种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如何做到自尊呢?个人的自尊与民族的自尊又有什么关系呢?想好了这些问题,让他再选择一个小小的角度运思落笔,终于写成了一篇佳作。可见,多问几个为什么,是打开思路的好办法,在考场中,我们不妨一试。

  四、为什么我们写时会出现废话连篇的情况呢?

  往往是我们没有围绕一个中心去写。清代文论家刘熙载认为:“立意要纯,一而贯摄。”也就是说,文章要重点突出,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主题贯穿首尾。

  一般来说文章的主题要求集中,将一个主题表达透彻。有的人想在一篇文章里解决很多问题,结果却发现什么也没写清楚。多中心只会造成无重点,全文也就成了一盘散沙,失去了灵魂。

  五、我为什么写不出新意,越写越没有信心?

  有的同学这样说,当今高考提倡创新,因此写作文要打破思维定势,想人所未想,见人所未见,使思维活动渐入佳境。在选材中,最好要选择你最富有个性的记忆材料,予以加工,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充满个性魅力。有时,在有把握的情况下,敢于反弹琵琶,就是能对生活中似乎已是定评定论的东西提出异议。如果想问题总是表面化、绝对化,议论一个事理时总是一个口径,一种模式,例行老套,不越方圆,作文的创新又如何谈起?

  敢于反弹琵琶,就是学会分析,求新求异,学会从事物内部找到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树立了对立面,从反面去想问题。敢于求异,就能提出更新的见解。当然,在这一点上,我们要谨慎些,不要追求过分的“才华横溢”、过分的“标新立异”,因为这毕竟是高考。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