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如何巧拟精妙的题记 500字中考作文

2022-03-15 12:57:43 栏目:中考作文 来源:蘑菇文

  题记在中考作文中使用并不普遍,但从近几年中考高分作文来看,采用题记形式的占有一定的比例。精妙的题记不仅可以提示或凸现文章的主旨及情感,激发阅卷老师的阅读兴趣,营造愉悦的阅读心理,而且能够彰显文采、展示才情,从而达到“浓缩言语动人心,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最佳艺术效果,成为作文中得分的亮点。那么,如何写出精妙的题记呢?我们不妨从下面的例子中找找门道。

  抒发真情拨人心弦

  作文是作者内心真情实感的流淌,是放飞的心灵,讲真话、抒真情乃作文之真谛。题记是作文的有机部分,只有真正用真心、用真情写出来,才能拨人心弦,引起人们的共鸣。

  例:一学生作文《感悟中学》的题记是:那是心灵深处的一股清泉,流不尽,吐不完,一直奔流到永远永远,去浇灌我人生旅途中的每一草,每一木……

  此题记通过优美的描述,为全文创设了浓浓的氛围。对中学的感情作了诗意的阐发,表现出对中学时代美好生活的挚爱与赞美之情。文章情感因之升华,立意随之深化,具有厚重的质感。

  开宗明义醒人耳目

  以题记来点题,在结构上提挈全文,让读者对文章承载的思想与情感有了准确地把握和明确地领会,从而对文章作出恰如其分地评价。对于比较含蓄的散文,或篇幅较长的文章,尤其需要这种点题的方式,它能够让阅卷老师对文章有一个准确地判断。

  例:一学生作文《与你同行》的题记是:他们一路同行,一个汲着水,一个负着火,形影相随。在他们携手共进时,就产生了智慧。

  这条提记形象而深刻地对“与你同行”这个文题进行了解释,言简意赅,表明作者自己对感情和理智关系的认识,也点明了自己的态度和文章的中心。

  创设悬念引人入文

  以题记创设一个富蕴悬念的氛围,可以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想象的美妙意境,能把阅卷老师的目光引到自己的文章中来。

  例:一学生写《喝彩》,便拟写了这样的题记:也曾自卑,也曾哀怨,因为我知道你有多丑,可那一刻,我由衷地为你喝彩……

  为何“自卑”、“哀怨”?又为什么而“为你喝彩”?你究竟有“多丑”?这些疑问,犹如一个个谜团,只有你读完全文才知道作者是“写给残疾的母亲”的赞歌。

  设喻寓理沁人心脾

  设喻具有化抽象为具体、变单调为生动,画面感强的特点,而在具体和生动的设喻中蕴涵着深刻而又独到的见解。

  例:一学生在作文《我心依旧》中的题记是:鱼说:你看不见我流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觉你流泪,因为你在我心里。

  这条题记采用比喻的形式,富有哲理,寓意深刻,让人眼前一亮,过目不忘。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如何巧拟精妙的题记

2006年中考满分作文:爸爸的机遇

  考生江亚平

  如今,我家已住进了三层的小洋楼,每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可是几年前,我们全家六口人还挤在一间小屋里。这一变化使村里的人大为羡慕。

  为什么我们家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功劳得归我爸,是我爸抓住了机遇。这个机遇就是国家免除了农业税,而且以优惠政策扶困救贫。

  一天晚上,爸爸对妈妈说:"现在上面政策很好,我想抓住这个机会搞养殖。"

  "不行,不行,你没看见,这些年来,村里有那么多人想搞养殖,结果不是倒了就是垮了,我们家本来就穷,经你再一折腾,那不都喝西北风啊!"

  "你怎么知道我会亏本,别拿黄历来看我,反正我已决定了。"妈妈见爸爸意志那么坚决,只好叹息说:"好吧,随你的便。"

  说干就干,爸爸第二天就去贷了款,并请来了推土机。爷爷和奶奶知道了这事,吓得来劝爸爸别冒这个风险。可不管怎样,爸爸都坚持他自己的想法。更有村里那些吃过亏的人也来笑爸爸傻,说爸爸是不怕吃亏。可爸爸不在乎,指挥着推土机"突突突"地推着渔塘。很快,一方三十多亩的鱼塘竣工了。

  投下鱼苗后,爸爸就日夜地忙活起来,投食、割草不亦乐乎。他不仅向有经验的人请教,还买了许多有关养殖的书常常看到深夜。有几次我陪爸爸在塘边守夜,他都是披着那件已经穿了十几年的薄大衣在烛光下看书。看到这一情境,我常常想流泪,心里默默念道:"爸爸,你为了我和妹妹,为了我们这个家,真是太辛苦了。"

  有一次,因为天气太热,塘中鱼苗过盛而缺氧快出现泛塘,这可急坏了爸爸,因为过去的养殖户就是由于泛塘而血本无归的。他想到了镇农技站,马上与他们联系,镇上很快就派有经验的农技师来指导,两天过后,塘里的鱼又活蹦乱跳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一年之后,爸爸不仅还清了贷款,而且还有两万元的余额。第二年,爸爸又决定扩大规模,爷爷奶奶也双手赞成。

  就这样过了两年,我家终于有了不少积蓄,推翻了砖瓦房,建起了小洋楼,村里人一个个都羡慕得不得了:"哎!如果当初也搞养殖,抓住那个机会该多好啊!"

  【点评】原稿有较好的基础,可以看出作者是写国家的扶贫政策没有下达前村里的养殖户家财已尽,后来有扶贫政策后,爸爸抓住了这个机遇搞养殖,很快就致富,而且一家人住进了三层小洋楼的故事。立意、选材都不错,还能隐现出作者那稚嫩的对比手法的运用。但是从行文来看,文章的衔接不够自然,叙事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另外,作者对题目也欠认真推敲,修改稿便从这些方面作了一些改动。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