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中考作文变化及应对策略 500字中考作文

2022-03-15 12:57:49 栏目:中考作文 来源:蘑菇文

  《课程标准》对写作要求是“能对生活现象进行独立思考,发现蕴涵其中的意义;能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写下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感情;能依据知识水平和生活积累展开想象,表达自己对学习、生活的思考和未来的憧憬;能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有感情、有内容、有中心、有条理的文章。”

  近几年来,上海中考大作文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特色:

  学生选材范围宽泛

  这体现在审题上不给学生设置障碍,让学生有相当宽泛的选材范围。如:“我想唱首歌”既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他人;可以写个体,也可以写群体;可以写事,也可以写人,可以写偶然的经历,也可以写常态下的生活等。

  强调叙写自己独特的情感。学生在作文中要叙写生活实际,抒发真情实感,展示个人精神世界,学会关注社会、热爱生活,体悟人生,使写作过程也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过程。如:“我们是初升的太阳”,在描绘生活的同时,展现“我们”的思考,“我们”的观点和“我们”的收获,从而展露新时期中学生的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

  题目文学色彩较强

  作文题目的用语含蓄蕴藉,需要考生经过一番品味和咀嚼,才能悟透其中的深意和韵味。如:“为自己竖起大拇指”充满中学生的自信和乐观;“我的视线”重在“我”的观察和思考,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针对作文命题的变化,我们现在就可以做好迎考的准备:

  作文是智慧地表达自己思想的产物,它与人的知、情、意、行相统一。中考大作文命题的内容将继续关注学生的的成长历程,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因此,中考作文的命题内容仍将以反映家庭、学校、自己为主,引导学生继续关注自身和周围的一切,继而形成自己特有的认识和感悟,在写作中充分展现自我风采,流露充沛情感,表达睿智的思想。

  形式有变篇幅控制

  从2000年至2004年的中考大作文试题,都是全命题作文,几年没有变化,要说有变化,就是2004年出现了“二选一”的形式,这种变化应该说比较温和的。全命题已延续了五年,今后必将发生变化,半命题和活命题作文在近几年倍受命题者的关注和青睐。我们在迎考中,应该作专题训练。作文的字数要求,只有2000年限制在500字左右,其它几年均限制在600字左右。从近几年考试情况来看,写足字数不成问题,但文章篇幅不断加大的倾向要注意,不少考生字数多达七、八百字。说明考生还是有事可写的,但今后篇幅不会增大,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控制字数,在内容集中而充实上多下功夫。

  关注热点注重文体

  作文应该取材于现实生活,平时要把视野投向社会,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如“生存的环境”,“民族的复兴”,“世界的和平”等,把社会问题与自己的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因而要养成关注社会热点,留心观察和思考生活的习惯。取消文体限制,给学生提供了广阔而自由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但一旦选定了文体,就必须按文体的要求来作文。文体考查会仍将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主。

  加强审题、立意、表达、布局、文体等五个方面的系列训练,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有针对性。培养联想与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文章要有新思维,有个性色彩,材料要新颖,语言要有文采,有真情实感。创新精神主要体现选材立意和语言表达方面,是中考作文较高层次的要求。

  有目的收集和整理写作素材,从课外范文或教材中汲取营养。对照优秀习作取长补短,活学活用,分门别类地写几篇成功作文。当然,更重要还是要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跟上时代的节拍,培养健全的人格。为文先为人,有了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就会写出体现时代精神,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文章来。

中考作文变化及应对策略

中考作文如何“命中十环”

  中考作文如何“命中十环”

  审题,是考生接触作文题后首先跨出的第一步,至关重要。审题正确,所写文章符合题旨,则高分有望;审题有误,下笔偏离题意,则全盘皆输,用“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来形容并不夸张。审题要做到“瞄准靶心,命中十环”,必须抓住下列四点。

  扫描信息

  这是指对作文试题各部分的字句作仔细审读、揣摩,正确、全面地理解其含义,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扫描的重点有四个:人称、动词(“选取”、“联系”、“结合”等)、特殊要求、标点(如省略号)。南通市中考作文《合作》,有两篇作文令阅卷老师深感可惜。一篇作文的大意是外星人来到地球,“我”和外星人“合作”解决了他们的难题,想象丰富,描写生动;另一篇是议论文,中心论点是“合作是成功的保证”,作者列举古今中外四个典型事例,论证有力,语言流畅。但这两篇文章最后只能被评为三类卷,为什么?因为这两名考生没有仔细扫描提示语中的下列要求:“……请选取你生活中的一段经历……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其中“你”(人称)、“选取”(动词)、“真切体验”这三处关键词语都被两名考生忽略了,按照评分细则,这样“走题”的文章一般不能进入二类卷。如果第二篇作文的作者能扫描出上述要求,详写“我”合作成功的事例,将原文中古今中外的例子压缩为概述,那文章可能进入一类卷,这种因审题失之于粗而导致“千里之失”的教训值得我们汲取。

  辨析概念

  特别是“似同实异”的概念,要通过比较把握各自的内涵,决定取舍。例如某市中考要求以“特长”为话题写作,有名考生这样写:“我”原来对英语没兴趣,成绩自然不佳;后来因为经历了某一件事,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兴趣变浓了,考试也获得了班级第十名。文章细节描写生动,情感变化过程也写得细腻,但作者一开始就进入了混淆概念的误区。“兴趣”和“特长”是有联系但内涵不同的两个概念,“兴趣”可以转化为“特长”,“有特长”一般也以“有兴趣”为前提,但“特长”不等于“兴趣”,它是指“人无我有”或是“人少有而我有”的技术和能力。上述病文如要对准话题“特长”,则构思框架必须作如下变动:“后来不仅英语成绩提高了,我还尝试着用英语演课本剧,在全市的文艺汇演上,我还得了特别奖呢!”英语成绩全班第十名算不了“特长”,但能用英语演课本剧且获奖,的确称得上“特长”,与话题相符,如果立意正确而鲜明,就能获得高分。

  贯穿始终

  这是指文章的切入、展开、收拢都要围绕同一题目展开,中途不能游移不定,甚至随意转换。一名考生面对“兴趣”话题,拟题“拜拜,我的钢琴”,写“我”上小学时在钢琴世界荡漾,享受愉悦,但到了初中,沉重的负担逼得“我”与钢琴“拜拜”……写至此,文章笔锋一转,历数应试教育之弊端,一口气写了300多字。这样,文章主题由“兴趣”转移为“应试教育”。其实,文章展开至与钢琴“拜拜”时仍可持续“兴趣”话题写,如写重负下的希冀,精要地议上几句教育理念、模式与培养、发展兴趣的关系等,这样就能使文章话题首尾相援,一以贯之。

  “准”中求“活”

  审题的“准”与“活”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关键是要对题中信息的挖掘。例如,广州市中考“倾听”话题,导语中说倾听“是接受信息的渠道”,“是净化心灵的艺术”,这就暗示了“倾听”的对象包括可听信息和不可听信息,文学作品、不发声的物也可作为倾听对象来写。

  相关阅读:

  2009年中考作文题分类整理及回顾 2009年中考作文题分类整理及回顾_全命题作文 2009年中考作文题分类整理及回顾_半命题作文 2009年中考作文题分类整理及回顾_选题作文 2009年中考作文题分类整理及回顾_话题作文 2009年中考作文题分类整理及回顾_材料作文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