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中考命题作文容易出现的“硬伤” 500字中考作文

2022-03-15 12:57:49 栏目:中考作文 来源:蘑菇文

  近几年来,命题作文悄然升温,命题作文由于不设置审题障碍,更利于考生张扬个性,展现自我,受到学生的青睐。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命题作文的写作中存在一些硬伤,影响了考生作文水平的发挥。

  1、审题硬伤

  命题作文不设置审题障碍,不等于无题可审、不必审题。部分考生审题不认真、细致,导致文题中出现被遗忘的角落。如《生活,因变化而精彩》,有不少考生写出了生活中精彩的一面,但忽视了精彩产生的原因——变化。有些考生对写作要求阅读不仔细,导致文体不当、角度错误。

  措施:第一步,精心读题,对于题目,要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读完,然后筛选题干中有哪些重要信息,题目有哪些要求。第二步,细心审题①审题目类型,全命题作文就不能自作主张;半命题作文横线上填什么,不能粗心大意,随随便便。②审题目含义有些题目含义比较深刻,需要仔细琢磨。③审文眼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把握了文眼,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重点。

  2、立意硬伤

  有些学生缺乏对社会、人生的理性思考,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形入神的审察事物,看问题停留在表面,认识肤浅。有些同学立意虽好,但选材与立意相悖。

  措施:立意的技巧可以从三点入手:①大题小做,小题大做。有时候,小事情可以反映大问题,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展开,透过现象看本质。反之,有时遇到大题材,我们可以化大为小,从小的角度切入,表现大主题。②立意要高远立意要超越个人的狭小的情感世界,多一些对人生的哲理感悟、多一些对社会的关注,多一分激荡的胸怀,一定会让人耳目一新。③“反弹琵琶”苏轼有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结果往往不同。立意选择角度别具一格,效果也会不同凡响。人常说吃亏是福,有个学生从“吃亏不是福”的角度立意,让人眼前一亮。

  3、结构硬伤

  主要表现在①层次不清,分段不当层次之间内容杂糅交错,眉毛胡子一把抓。②材料剪裁不当几个材料之间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详略之分。③比例失衡,缺少美感表现在有些文章开头入题太慢,扣题不紧,或者主体部分语言罗嗦,或结尾空发议论,文章结构不能呈现“凤头——猪肚——豹尾”的分布。

  措施:有了好的立意,还要有精巧的构思,才能使文章的布局完美。可以从三个方面训练①训练考生拟提纲考生要根据已经确立的主题,计划哪些材料详写,哪些略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哪个地方设置悬念,哪个地方解开悬念;段落怎样划分,怎样过度……平时要有意识训练考生拟提纲的习惯,防止偏题、跑题。②训练考生掌握几种常见的结构方法:彩线串珠式用一条线索把有关材料串起来,线索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中心事件,可以是空间的转换等。横式结构法就是平常说的并列式结构,它的最大的好处是作文的文面清晰,层次分明,一目了然。总分式结构这是最常见的结构方式,可以先总后分,可以先分后总,可以总分总,这种结构形式优点是总纲明确,条理清晰。③训练考生选择最佳的文体选择日记体、书信体、电视访谈式、寓言故事式、演讲式等,形式上的创新,也能让文章出彩。

  4、语言硬伤

  ①语言空洞,言言之无物表现在记叙文中语言比较平乏,缺少具体生动的描写;表现在议论文中叙述事例不简洁,议论不深入,论证缺乏力量。②语言呆板,不鲜活有些学生写文章时,不推敲语言,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不琢磨遣词造句。

  措施: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任何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深刻的立意,都要以语言为载体。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应有针对性积累训练语言,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①学会变空泛为具体在记叙文中可借助于人物的刻画,精心描写典型细节。②学会巧借修辞手法可以借助比喻、拟人、排比等,活用一些古诗词、名句、歌词、歇后语,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总之,语言的锤炼非一日之功,功在平时。

  5、卷面硬伤

  有些学生卷面不整洁,书写时龙飞凤舞,过于潦草;有学生修改、涂抹的痕迹比较多,卷面脏;有学生错字、别字较多:有学生字数不足;有学生标点使用不当……影响卷面的美观。

  措施:各地作文评分标准中都列出书写这一项目,分值3到5分。分数虽少,但在中考中,它的实际分数远远不止这几分。如果你的字体端正、美观,卷面整洁,加上语言比较流畅、结构比较巧妙,条理比较清晰,你的作文评定的等级就高;反之,立意再好,书写不行,作文评定的等级就会受影响。所以,每位考生都应该端正书写态度,首先把字要写正确、写清楚、写整洁、写规范,在此基础上力求美观,形成自己的风格。其次,要熟练掌握常见的标点符号的用法,破折号、省略号占两格,不能分两行写,引号、括号、书名号前半部分不能写在行末,句号、逗号、分号、问号、冒号等不能出现在行首,必要时挤在行末。最后注意字数的控制,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注意这三点,卷面分肯定能拿满分。

中考命题作文容易出现的“硬伤”

中考半命题作文的应试方法

  半命题作文向前走半步,就是命题作文。这半步是考生自己走出的,所以半命题作文的应试技巧,主要表现在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把题目“补”好之后,就是适合于自己写作的命题作文了。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有四种表现形式:

  1.点示范围式补题

  这种形式的补题所形成的一个完整命题,既不能表现题材,也不能表现主题。它只是一个标准的宽泛的点示写作取材范围的文题。

  2.突现材料式补题

  这种形式的补题突现了作者最为熟悉的题材,它表示作者没有取材的困难,全篇文章将用作者选定的材料来表现一定的主题。

  3.立意角度式补题

  此种形式的补题将文章的立意方向作了确定,作者必须选出一定的材料来表现这种立意。

  4.综合因素式补题

  这种形式的补题最为自由,因为它既能为作者确定题材,又能为作者突现立意方向。

  当然,以上四式不是绝对分开的。总之一句话:要想方设法、扬长避短,把一个半命题作文变成就像是自己命的题一样。

  在考场上将半命题填充为完全命题,要掌握以下要领:

  1.要认真读题。要看题中有没有举例性提示、语言说明性提示以及限制性的要求,如果有,有的则要进行理解,有的可视作参考,有的则要遵从。

  2.对填充后的题目要从语意、语法、语感的角度进行检查,做到简洁、明确、生动、通顺。尽量避免很长的题目、表意不明的题目和填充后配搭有误的题目。题目填好后要回过头来与要求对照。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