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作文

作文字数

作文体裁

作文话题

工作范文

合同范本

报告体会

条据书信

致辞演讲

教学文档

中考作文应学会短小中见精彩 500字中考作文

2024-06-04 12:54:19 栏目:中考作文 来源:蘑菇文

  中考作文应学会短小中见精彩

  2004年10月12日15:03:55解放日报--新闻晨报刘桂松

  中考作文的篇幅要求为五六百字,这对广大考生来说是不难完成的,但是每年中考阅考结束,不少区县阅卷点总感叹没有发现看得上眼的佳作。这里面固然有阅卷老师“眼高”的问题,但也不可否认许多考生缺乏在有限篇幅里写出好文章的策略。

  如何在有限的篇幅里写出好作文?我认为应该是“螺蛳壳里做道场”。螺蛳壳,意味着小;道场,意味着场面很大。就是说,用很小的篇幅,反映丰富多采的内容。要达到“螺蛳壳里做道扬”的境界,写作时的切入点要小。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事物还是人物,都有自己的内容系统,每个内容系统都由若干个内容侧面构成,而每个内容侧面也都由若干个内容无素体现。但在五六百字作文篇幅里,它没有那么多的空间和时间来描述某个内容侧面里多个元素,更难以是一个人物的多个侧面的复杂的性格系统。因此,它必须把笔墨集中落实到描述事物或人物某一个内容元素上来。

  我们来看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只用了几个生活片断便描写出父亲舔犊情深的形象。作者写了在徐州会见父亲,也写了父亲在扬州办理丧事,更是写了父亲在南京为“我”送行。即使写在南京送行,作者不仅写了父亲为“我”亲自送行,并在候车时细心照顾“我”,而且以极大的努力为“我”买桔子。“我”到了北京后,父亲还来信关照。几个生活片断反映了父亲为人处世的某一个内容侧面,并突出地勾勒了他这一个侧面中的一个内容元素???慈爱。

  在人物众多的内容侧面和众多内容元素中,我们选哪一个内容元素作为写作的突破口是至关重要的,它往往成为一篇文章能否成功的艺术基因。一般来说,我们应该选择一个能够准确、传神地概括某一侧面整体特征的一个元素。朱自清的父亲“慈爱”,正是他为人处世侧面中最有代表性,最能透出整体神韵的一个元素。

  “祸不单行的日子”,祖母去逝了,自己也刚刚丢了官职,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其内心难过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还是强忍悲痛,反过来劝说“簌簌地流下眼泪”的儿子:“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借钱办了丧事,年近半百的父亲为了使“惨淡”的家境得以维持下去,他一直在为谋生东奔西走,而“家中的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渐渐地脾气也变得坏起来,“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父子之间有时也难免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但两年不见,父亲终于忘却了儿子的不好,只是惦记着儿孙。以抱病之身渐入老境,已预感到“大去之期不远矣”,在给儿子的信中还安慰说:“我身体平安……”。这就是一个一生坎坷、历尽艰辛,而又甘心为儿孙做牛马的慈父形象。

  选准了一个内容元素,并不等于能把这篇作文写得丰富圆满,这需要我们通过聚焦描述来达到丰富圆满的效果。《背影》这篇文章,作者全力挥写父亲的背影来突出其慈爱形象。全文共写了三次背影,第一次,作为父亲,在儿子的心目中是多么的熟悉。然而父亲临别送行的一霎那,为儿子买桔子而艰难地在月台上爬上爬下的背影,却深深打动了儿子的心灵,“我”获得了特殊的感受,顿时掉下了激动的眼泪;第二次,父亲离车远去,“我”看着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找不到了。犹如电影画面那样慢慢淡出,影愈淡而情愈浓;第三次,由信中得知父亲困顿的遭遇,在晶莹的泪光中,又浮现出那“青布棉袍里布马褂的背影”。至此,背影就像一个聚光点,把父亲在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迂腐和固执中所表现出来的舔犊之情加以整合。

  所以,我们的应试作文篇幅有限、时间有限,一般应该集中写某个内容侧面里的一个相关元素。为了使笔下的“一个元素”不单薄,就要写出它的多种形态,也可以写出它的发展变化,同时要将这方方面面的内容形成聚焦,这样,虽然文章体积小,但是思想容量大,达到了“螺丝壳里做道场”的境界。

中考作文应学会短小中见精彩

中考备考:巧选材来提升中考作文价值

  【提升要诀】

  材料除真实、典型外,还应力求新颖: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风尚、新观点、新认识、新经验等,让读者耳目一新。

  如何在选材上出奇制胜,言他人所未言,选他人所未选呢?这便如同裁缝做衣,选料必须要经过几关,作文人想选出精巧合适的材料,也必须经过“放弃——选择——再放弃——再选择”的过程,要放弃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避免材料“撞车”,方法其实很简单:当你拿到作文题时,马上想到的材料不要写;稍加思索后想到的材料,最好也不要马上写;你应该定下心来自我掂量一下,自己要写的材料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刻骨铭心的生活,才是妙趣横生的故事,才是震撼心灵的情感。

  【模拟演练】

  1.苦与甜是相对的,苦与甜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一些从小肯于吃苦的人,往往在三十而立时,因为有了真本事,后面的大半生便可以享受相对甜美的生活。而从小泡在蜜罐里不肯吃苦的人,且不说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甜,更重要的是因为没有真本事,一生也摆脱不了心灵上的苦难。正如俗话所说:“能吃苦的人吃半辈子苦,不能吃苦的人吃一辈子苦。”

  读完以上材料后,请以“苦与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思路点拨:写记叙文,可以讲述自己、亲人或朋友“苦尽甘来”的故事,展开时,对“生活之苦”要泼墨如云;对“生活之甜”则可一笔带过;写议论文,则可以李时珍、李四光等人不同寻常的苦难经历作为素材,提出“在苦难中走向成功”的主题,为充实文章,写作时要巧妙地引用一些诗词格言,让观点水到渠成。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反面取材,有句话说的好:“自讨苦吃会增加生命的高度,历尽忧患方能挥洒生命的昂扬。”从反面切入,内容更容易吸引读者的目光。

  2.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说:“微笑是一种神奇的电波,它会使别人在不知不觉中同意你。”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一个平日对卡耐基很有意见的商人在背地里大肆抨击卡耐基。当卡耐基站在人群中听到他高谈阔论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这使得宴会主人非常尴尬。而卡耐基却安详地站在那里,脸上挂着微笑,等到抨击他的人发现他的时候,那人感到非常难堪,卡耐基的脸上依然堆着笑容,走上去亲热地跟他握手,好像完全没有听见他讲自己的坏话一样。后来,此人成为了卡耐基的好朋友。请以“微笑”为话题,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思路点拨:一个人生活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有笑容,也会有泪水;有欢乐,也会有伤心。从反面着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魅力丛生。

  材料一:中学是一个充满笑声的美好时代,可校园里又有多少笑声呢?从教室里的责备声引出自己对真诚微笑的渴望,就是不错的内容,既可以将目光锁定在老师身上,也可以将目光放在同学之间。

  材料二:家庭是一个充满温馨的美丽港湾,可亲人为什么又会变得如此陌生呢?从父子或母子的距离引出自己对动听笑声的回忆,也能写出漂亮文章。

  材料三:自然更是一个取材的宝库,可以用童话的形式写动物、植物正在遭受的破坏,通过活生生的事实发出渴望幸福生活的呼唤。

  【美文采撷】

  ●诗词名句

  1.笑揽清溪月,清辉不厌多。

  (张旭《清溪泛舟》)

  2.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王维)

  3.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李白《山中问答》)

  4.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

  ●●哲思睿语

  5.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

  6.记忆中的痛苦会使当前的快乐更甜美。(波洛克)

  7.欢乐就是健康,反之忧郁就是病魔。(哈利伯顿)

  8.不仅会在欢乐中微笑,也要学会在困难中微笑。(赫尔岑)

  9.受苦是考验,是磨炼,是咬紧牙关挖掉自己心灵上的污点。(巴金)

  10.快乐是从艰苦中来的。只有经过劳作、经过奋斗得来的快乐,才是真快乐。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一个快乐来让你享受。(谢觉哉)

  ●●●精彩语段

  11.如果把人生比作浩瀚的蓝天,笑声就是蓝天上的缕缕白云;如果把人生比作茵茵的绿树,笑声就是绿树上的朵朵红花;如果把人生比作美丽的小河,笑声就是小河上的片片白帆。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