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奇妙的数学》读后感 小学生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作文

2022-03-10 00:45:00 栏目:读后感作文 来源:蘑菇文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做,《奇妙的数学》,我学到了很多解题思路,还有巧算的方法。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我学到的知识吧!

我最喜欢的一章中,作者向我介绍了“芝诺悖论”,什么是悖论呢?所谓悖论,就是在同一个推理过程中隐含着两个相互的结论,并且两个结论到拥有各自的道理。芝诺拜伦中有一个是这样说的:一个人从A点走到B点,要。先走完总路程的,再走完剩下路程的……这样循环下去,他永远也走不完全程。我学到了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是:S=a1(an-1/a-1)。

我有一个很喜欢的游戏,抢椅子,规则是这样的:将椅子围成一圈,游戏这也为这椅子站成一个圈,椅子的数量比游戏者的数量少一个。主持人开始敲鼓,鼓声一响,游戏者就围着椅子转圈。鼓声一停,游戏者就开始抢椅子,一个椅子上只能坐一个人,没有坐上椅子的人就被淘汰,主持人会把一个椅子拿走,一直轮下去,坐在最后一张椅子上的人获胜。这个游戏看似简单,但是却隐含了一个深刻的数学原理——抽屉原理——鸽巢原理。抽屉原理(鸽巢原理)的常规表述为:把n+1个物体放入n个抽屉里,那至少有一个抽屉里包含两个物体。

这本书是我喜欢上了数学,你也不妨去读一读吧!

《奇妙的数学》读后感 小学生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小学生奇妙数学

读《数学简史》有感 小学读后感550字

在生活中,有许多的人都觉得数学很难。它有着很多很多绕来绕去的公式。有着许许多多连来连去的关系……这都让人很是“头疼”。但当我读了《数学简史》这本书后,我发现,其实数学并没有那么难懂。它也是从很简单的概念开始,然后再慢慢地延伸开来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原始人便有了数的概念。在数量不多的食物或其他东西中间,增加几个或减少几个相同的东西,他们便能够分辨出这个东西的多和少。慢慢地,当人类开始养羊或其他动物来维持生活,而不只是靠狩猎为生的时候,人们便懂得用新的方法来知道羊是不是一只没少,全都回来了。

早晨,当羊出去吃草的时候,每出去一只,便捡起一颗石头。到了晚上,羊儿们都吃完草,活动完之后,回到羊圈里时,每进一只,便丢掉一颗石头。每当石头都丢完了,便确信羊儿一只没少,都回来了。早在有文字记载之前,猎人们便知道,当把两只箭和三只箭放在一起时,便有了五只箭。后来就逐渐出现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计数方式:石子计数、刻痕计数和结绳计数。

随着人类的进步,人们需要更多的东西来生活和推进人类的进步。但如果还像以前那样一个一个的数,不免会觉得太麻烦、太费时间,这时,就需要拥有一种新的方法来计算。那就是十进制。

我们现在通常用的是十进制。也就是逢十进一,借一当十。但在古代,人们有时却用的是十六进制,如一斤就等于十六两,半斤就等于八两。当然,除了十六进制和十进制,还有其他的进制。比如五进制、十二进制、二进制等。二进制的应用则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你看,数学其实并不难,它只是从一个简单的数学概念开始,慢慢地发展,到后面的几何学……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