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中秋习俗作文500字 杭州的中秋 500字说明文作文

2022-03-10 00:22:00 栏目:说明文作文 来源:蘑菇文

中秋习俗作文500字 杭州的中秋

从古至今,无数人因月而思绪万千。例如,《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晴圆缺”,张丽宏的《望月》等等。现在我们或许不会因月而感慨万千,但现在我们会欣赏月亮,而且,还有一个特别的赏月日——中秋节。

相传,嫦娥在家中等待丈夫回家时,家中的仆人趁她不注意时偷走了家里的长生不老药。事被嫦娥得知后,她很生气,决定去找仆人将药拿回来。然而嫦娥在仆人将要吞药的时候,将药抢来自己全部吞下。渐渐的,嫦娥的身子如轻烟似的,双脚离开了地面,飘飘然地飞上了月宫。后人在赏月时,也常常会提起这个神话故事······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儿时我靠在父亲怀里的时候,常会把月亮当作白玉盘,把嫦娥当作坐在白玉盘的漂亮姐姐。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地,我也懂得了人们这样说不是因为有趣,而是为了寄托自己的一些思念。就算是路上匆匆的过路人,只要是那天,走路时候都会停下匆匆的脚步,抬头静静地看着月亮······

中秋节还有个特别的习俗——吃月饼。月饼形圆,不大,馅有很多种。在中秋节吃月饼是因为希望家人能早日团聚,最重要的还是为了团圆,家人平安。在皎皎圆月下,吃着月饼,遥寄思念······

中秋节的习俗虽然不多,但是,却满满包含了我们的心愿和希望······大家在同一片蓝天下,同赏一个人月亮是不变的······

中秋习俗作文500字 杭州的中秋

中秋作文杭州习俗

事物说明文范文800字 宫梳名篦,情同伉俪

事物说明文范文800字 宫梳名篦,情同伉俪

“宫梳名篦,情同伉俪;延陵特产,花开并蒂。”这句俗语说的便是我们常州的特产——梳篦。这是一个类似梳子的东西,但它的功能远远比梳子多。今天,我来到常州篦箕巷中,到卖梳篦的店里参观一下。

来到店里,我见到了琳琅满目的梳篦,什么样的都有,古老的、普通的、卡通的、人物的……

我仔细端详着一套民族少女的梳篦。这一套梳篦共有八把,满族、傣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色彩鲜明、做工精致。这位傣族姑娘穿着一件由绿、红、黄、白、蓝多种颜色组成的民族服装。那水灵的眼睛,乌黑的头发加上美伦美奂的服饰,是多么美丽而有特别啊!她挺起了腰,把手翻成兰花指,摆出一个跳孔雀舞的姿势。是那么的婀娜多姿,方法就在我的面前,在月光下跳着孔雀舞。在梳篦下一块,有着大小疏密无可挑剔的梳齿,搭配合理。无论哪一把,都有着独特的外形。满族公主优雅的行礼姿势:维吾尔族姑娘头顶碗器的独特;苗族少女精致的银饰……

瞧!那有一把“貂禅拜月”的梳篦。没错,这正是四大美女系列的美女之一。她双手握在一起,朝着月亮,用真诚的眼神望着它,好像真的在我面前拜月。而她的衣服打扮可谓是“仙女下凡”呀!穿着一件粉色的上衣,绿色的长裙。藏青的头发配上精细美妙的头饰是多么美丽啊!

梳篦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古代八大发施之一”。 具我所知,最早的梳篦是由陈七子发明的。据说,在春秋时期,陈七子为吏,因罪入狱,在环境恶劣的牢房里,陈七子头上长满虱子,奇痒无比,便用毛竹板裂开后变成一条条篦片整理扎压头发,清除头上的灰垢和虱子。这就是最早的篦箕。即同样被称为“栉” 的篦箕由72道工序所完成,雕、描、刻、烫等工序,制作比较麻烦。

梳篦虽然制作比较麻烦,但它的功效与价值也是非常多的。它不仅可以梳理与清洁头发,还有保健下功能,非常实用。可以刺激头皮神经,促进新陈代谢,延年益寿。它还可以缓解头痛、治疗失眠、醒脑、聪耳、明目等。在古代同样也有装饰,欣赏价值,女人们都把梳篦插在发间作为装饰。难怪慈嬉太后都对梳篦爱不释手,每天早上起床后都要梳理头发,可谓是“天天都梳头,延年又益寿” 啊!

现在,人们把梳篦当作艺术品来看。不但实用而且充满艺术感。“杨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让我们一起把这个“常州第一家”, 这朵非遗之花传承下去吧!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