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中考:我们如何写作文能取得高分? 500字中考作文

2022-03-15 12:57:43 栏目:中考作文 来源:蘑菇文

  综观近年上海中考大作文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学生自我的成长历程是考试的热门话题:《我也衔过?枚青橄榄》(2000年),《有家真好》(2001年),《为自己竖起大拇指》(2002年),《我想唱首歌》(2003年),《我们是初升的太阳》和《我的视线》二选一(2004年),《充满活力的岁月》(2005年),《我们的名字叫》(2006年)……都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自己的成长过程,这也是认识自我的过程,是自我特长、个性展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社会背景可以是家庭,也可以是学校或者生活涉及的任何场所,甚至是网络等虚拟世界。

  历年中考作文试题告诉我们,中考作文题材内容必然是大家所非常熟悉的,试题面向每一个考生,让每一个考生都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然而,试题的具体表现形式与表述语言又是常常有所变化,可能会让同学们感到陌生。比如2004年中考作文题《我的视线》采用的是平实质朴无任何提示语的全命题形式;2005年《充满活力的岁月》则有大段的提示语:“在成长的愉悦中,在探求的欣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进取,充满活力;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我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谐温馨的家庭,洋溢欢乐,充满活力;日新月异变化着的社区、家乡、祖国……蒸蒸日上,充满活力”,这段话在作提示的同时对作文的内容和主旨作了规定和限制;2006年中考作文采用了具有修辞色彩的无提示语半命题形式:《我们的名字叫》,既给了考生更大的表现空间,又为试题披上了一件富有文学色彩的外衣。

  作文考试的过程,首先是一个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将作文试题与自己熟悉的生活内容衔接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把陌生变为熟悉”的过程。例如2000年中考作文试题《我也衔过?枚青橄榄》,试题的表述方式与2006年相似,富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对此,几乎所有考生都会感到陌生,面对试题有些考生一时之间可能会无从下手。这时候“把陌生变为熟悉”的过程就犹显重要。每一个考生首先必须咀嚼提示语的每一个字,弄清题目中“青橄榄”的比喻义,理解试题要求的是写出自己生活中一段由艰辛、苦涩到丝丝甘甜的心路历程,写出自己生活中一段由挫折、失败到顺利、成功的实践体验,然后与自己的生活积累相链接:学习上,我曾经因骄傲懈怠品尝了考试失败的苦涩,知耻而后勇,奋发努力使我重新成为年级的“状元”;生活中,我曾经自命清高脱离集体,饱受了孤独的烦恼,痛定思痛,回归团队的我感受了集体的温暖;工作中,我初次主办文学社刊闭门造车,内容空洞缺少创意,挫折中吸取教训,我“开门办刊”“七嘴八舌”,集思广益使刊物在市级竞赛中脱颖而出……

  [1] [2] 下一页

中考:我们如何写作文能取得高分?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满分作文系列66??美丽

  美丽的苹果(记叙文)

  祖母爱吃苹果,尤其爱吃妈妈削的苹果。

  妈妈削苹果的姿势很漂亮。她安详地拿起水果刀,飞快地在苹果上转着,果皮便宛如一只轻轻点过水面的燕子,时而向下,时而朝上,绕着苹果自由地飞舞。片刻之后,圆圆的苹果便呈现在我们面前,完美得就像一件艺术品。削完后,妈妈总会拿过碟子,将苹果一片片削好,递给祖母。那一瞬间,妈妈那写满微笑的双眼那么美丽。祖母每每递给我几块,而我吃完后总是不懂事地嚷着还要。望着妈妈那似嗔却笑的样子,我是乐滋滋的。不过,心里总想,要是自己能吃上一个完整的苹果该多好啊!

  岁月流逝,祖母年纪渐渐大了,但仍然还和以前一样地搂着我看妈妈削苹果,妈妈依旧用她那灵巧的双手制作出一件件沁人心脾的"艺术品"。不同的是,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她亲手削出的大苹果。品着那甜甜的苹果,我时常想,要是自己也能够这样为祖母或妈妈削一次苹果,那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那年深秋,祖母病了,昏迷了好几天。我依然记得她那慈祥的容貌和那被疾病折磨的身子。那天,祖母奇迹般地睁开双眼,吃力地说着什么。我急忙把耳朵贴到祖母嘴唇边,才听清祖母说的是"苹……果"。爸爸在上班,妈妈上街了,谁来为祖母削苹果呢?看来只能自己动手了,我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模仿妈妈的动作操作起来,可那小刀好像特意与我作对似的,我越想削好,刀子越不听使唤,深一刀浅一刀地,果皮果肉洒落了一地。当我颤抖着将那仅剩下半边的"丑八怪"递到祖母眼前时,却分明读到她脸上一种幸福的笑容。

  如今,祖母的病好了,我们晚饭后吃苹果的习惯还是没有改变。不过,水果刀已经掌管在我的手上。每每望着祖母和妈妈那惬意的笑脸,我感觉自己仿佛成了传递爱心的"小天使",快乐着家人,也快乐着自己。

  【简评】谁会想到,小作者竟用一只小小的苹果架起了三代人之间的情感桥梁。这篇满载真情的佳作美在两方面。一是细节美,文章紧扣妈妈削苹果的动作精雕细琢,"转""点""飞"等词语,将妈妈对长辈的孝顺、对晚辈的关爱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对自己削苹果的情景则是一抑再抑,先说"不听使唤",接着"深一刀,浅一刀",最后连手都在"颤抖",描写真是细致入微啊!二是情感美。如果内容仅仅落在"削"与"吃"上,主题就较为平淡,作者便将这一故事放在奶奶生病、妈妈外出这一特殊时间,于是故事的情感顿时得到了升华,小作者在妈妈影响之下成长起来的美好心灵也自然地体现在字里行间了。

  【满分真经】取材小巧,细节传神。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